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笑聞 董亮 蔡迅翔
這里是周口市商水縣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,我身后的5萬畝麥田即將進入收割期,今年畝產有望再創(chuàng)新高。
倉廩實,天下安。作為農業(yè)大省,確保糧食安全,河南責無旁貸。今年以來,省委、省政府堅決扛穩(wěn)糧食安全重任,針對冬季氣溫偏高、小麥旺長、春節(jié)以來天氣干旱等不利因素,先后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應對措施,有力有序保糧穩(wěn)產。
眼下,中原大地從南到北陸續(xù)進入小麥收獲期。如何從“豐收在望”到“豐收在倉”,今天舉行的全省“三夏”工作視頻調度會作出部署,要求有關部門要全力做好工作,確保夏收顆粒歸倉、夏播只增不減、夏管科學到位。
麥熟一晌,貴在爭搶。對“三夏”生產來講,關鍵是一個“搶”字。據(jù)氣象部門預測,今年小麥成熟收獲期間,我省降水較常年略偏多,可能會對麥收造成一定的影響。我們需要未雨綢繆,緊盯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科學調度農機、加強收購收儲的準備;已完成夏收的地方,也要爭取早播早種,加強田間管理,與時間賽跑,盡可能地把各項工作往前趕。
“三夏”生產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,需要各地各部門上下聯(lián)動、共同發(fā)力。在周口商水縣,農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操控無人機精準監(jiān)測麥穗成熟度,把握收割時機;在駐馬店遂平縣,聯(lián)合收割機在麥浪中奮力馳騁,一輛輛農用車滿載新收獲的小麥奔波于田間道路上;在南陽鄧州市,農技專家下到田間地頭,指導農戶們如何做好夏播、孕育新芽……大家上下齊心、攜手共進,用真金白銀的政策、精準有力的舉措,千方百計保障農民收入,確保國家糧食安全,讓麥田里的金黃黃真正變成心里的穩(wěn)當當。